首页

国产隔板踩吐奶

时间:2025-05-30 02:55:23 作者:端午假期哪些地区天气较好适合出游?气象专家解读 浏览量:58965

 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(记者 邵萌)5月,今年首次高温过程影响华北、华中、西北等地。端午假期临近,假期期间气温如何?公众出行出游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天气?6月又有哪些天气需要重点关注?29日,中国气象局举行6月新闻发布会,相关专家对此作出解答。

  中国气象局6月新闻发布会现场。邵萌 摄

  北方大部地区总体适宜旅游出行

  中东部地区或有较大范围降水过程

 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介绍,“端午”假日期间(5月31日至6月2日),北方大部地区总体适宜旅游出行。其中,华北、东北中南部、黄淮东部、西北地区东北部及内蒙古中东部、新疆大部等地旅游出行适宜度气象等级将达到“最适宜”或“适宜”等级,且环境气候舒适度等级可达到“较舒适”以上,适合出行及户外露营等旅游活动。

  他提醒,上述部分地区中午时段紫外线较强,公众户外活动时需适当采取防护措施,预防晒黑晒伤,同时关注临近天气预报,做好旅游出行日程安排。

  此外,张恒德表示,预计“端午”假日期间,中东部地区将有一次较大范围降水过程,湖北东部、江南、广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、河南西南部、安徽中部、贵州、云南东部和西部等地相继会出现较强降雨,旅游出行气象风险等级较高。

  他建议,公众出行时要密切关注临近天气预报,提前做好相关旅游出行日程安排和必要防范措施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,山区降雨易引发地质灾害,出行前要确认景区开放状态,切勿进入未开发或预警区域;徒步人员应尽量远离陡峭山坡与河道,若遇突发状况需及时求助。涉水游玩人员要尽量避免进入陌生水域,强降雨天气后不要进行漂流、游泳;乘船人员需检查救生设备,遵守安全规定,遇强对流天气须立即避险。

  “河北南部、山东北部、河南西部、广西、新疆盆地等地部分地区地区有2至3天日最高气温为32℃~34℃的晴热天气,其中广西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5℃~37℃。到上述地区游玩需关注高温天气对户外活动的不利影响,做好防晒补水工作,避免中暑。”张恒德说。

  6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

  北方旱区旱情将有所缓和

 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,预计6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,其中东北南部、华北东部、华东北部和南部、华中南部、华南、西南地区东南部、新疆北部、西藏等地偏高1℃~2℃。

  降水方面,内蒙古东部、东北地区北部、华东中南部、华中西北部、西南地区北部和西部局部、西北地区大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,其中黑龙江北部、安徽东南部、浙江大部、上海、江西东北部、青海大部等地偏多2~5成;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,其中东北南部、华北东部、华中南部、华南北部、新疆北部等地偏少2~5成。

  贾小龙提醒,根据6月气候趋势预测,华北东部、华东南部、华中南部、华南、西南地区东南部等地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风险较高,需关注对人体健康及能源保障的不利影响。西南地区北部和西部、西北地区中南部、华东中南部等地降水明显偏多,存在阶段性强降水引发地质灾害及城乡暴雨积涝的风险。建议加强隐患点巡查排查,交通运输、电力供应、通讯保障等方面做好防范应对措施。

  此外,据他介绍,预计5月29日夜间到6月1日白天,甘肃南部、陕西大部、河南中南部等旱区将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,以小到中雨为主,其中陕西南部,河南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。6月北方旱区降水增多,旱情将会有所缓和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国风秦韵——陕西非遗精品展”在莫斯科启幕

来到卓尼县木耳镇,采访团一行看到农户正在采摘赤松茸,白玉木耳、金耳等新鲜的食用菌品类也吸引了采访团的目光。近两年,卓尼县食用菌种植规模逐步扩大,品种从黑木耳、羊肚菌的单一种植逐步向以黑木耳、白玉木耳、羊肚菌、金耳和赤松茸为主的多元化种植模式转变。

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| 春日江湖更AI意

——突破前沿技术,布局未来赛道。车停稳,没司机。扫码验证身份,开门入座,点击“开始行程”,潘达开始了从北京亦庄去往大兴机场的行程。车子自动选择最优路线,丝滑行驶,快慢相宜。这是北京大兴机场线“上新”的自动驾驶版本。

日本鹿儿岛县近海发生6级地震 多地有强烈震感

五是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机制。完善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机制,加强绿色发展、数字经济、人工智能、能源、税收、金融、减灾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。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“小而美”民生项目,建设“丝路电商”合作先行区,高质量建设境外合作园区,把“一带一路”打造成造福各方、惠及世界的“幸福路”。

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同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会谈

以“实”行动助力青年成长,彰显思政教育的价值。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“大思政课”的最终目的,是要培养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。因此,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,而应通过实际行动,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支持。这包括建立更为完善的思政教育实践体系,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与平台。可以开展志愿服务、社会调研等活动,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、增长才干。同样重要的是,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规划指导,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成长道路上的挑战与困惑。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,让青年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温度与价值,感悟到时代发展的大逻辑、大学问、大道理,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、掌握思维方法,行稳致远的踏上“赶考路”。

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走上新台阶

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4年10月发布的《2024年排放差距报告》指出,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在2030年减少42%,到2035年减少57%,否则《巴黎协定》的1.5°C目标将在几年内化为泡影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